栏目导航

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公司要闻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国资信息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集团要闻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控股公司动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京津冀协同发展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行业聚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企业党建

 

 
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> 京津冀协同发展   

京津冀企业相互投资增长近六成
发布时间:2017-08-01 10:36:30   来源:经济日报

立足各自优势,三地产业协同稳步推进——

京津冀企业相互投资增长近六成

京津冀一体化,正通过一个个项目的落地,一座座崭新产业园的拔地而起,从愿景走向现实。《京津冀蓝皮书:京津冀发展报告(2017)》显示,2000年至2015年,京津冀三地在企业对外投资方面平均占比分别约为79%、14%、7%,表明北京资本的外溢效应显著。三地企业相互投资次数持续增长,2016年,三地企业相互投资达5500次,投资金额同比增长近60%——

北京企业整体实力最强,天津研发转化优势明显,河北商贸物流优势显著——三地正按各自优势和“分工”,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舞台上施展拳脚。

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《京津冀蓝皮书:京津冀发展报告(2017)》显示,2000年至2015年,京津冀三地在企业对外投资方面平均占比分别约为79%、14%、7%,北京资本的外溢效应显著。三地企业相互投资次数持续增长,2016年,三地企业相互投资达5500次,投资金额同比增长近60%。

区域大舞台上各显身手

4年前,清华大学教授路新春带着他的项目团队,在天津市津南区扎下根。4年后的今天,他们成就了天津华海清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。这家公司拥有目前国内惟一的12英寸铜抛光设备与工艺研发团队,更成为“京津冀一体化”中京津合作的典范。

集成电路被誉为电子信息产业“皇冠上的明珠”。其制造工艺主要包含光刻、刻蚀、离子注入、薄膜生长、CMP五大核心技术。其中CMP装备技术这项通过化学和机械协同作用来制造超光滑表面的技术,正是天津华海清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“绝活”。

参照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》,天津将优化发展高端装备、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,打造三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。如今,华海清科已成为天津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先进代表。

河北则借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“东风”,吸引了不少从北京迁出的企业“定居”。在北京,腾退完成的西直河石材市场九成面积都将还绿。这个昔日华北最大石材市场中的石材企业外迁时,不少选择河北唐山作为第二故乡。

在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京唐国际石材城,已有来自北京的58家石材企业入驻。以往,原材料需由天津港进口,经公路运送到北京。如今,原材料由京唐港进口,工厂距离港口不到5公里,原材料就地加工后,成品再运往北京销售。

作为技术、企业输出地的北京,通过疏解腾挪出发展高端产业的空间。今年以来,仅北京海淀区就腾出绿化用地32万平方米,城市功能用地75万平方米,高端产业用地13万平方米。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、北京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、加州—北京创新中心、中国—以色列创新中心等一大批创新项目接踵而至。

大数据产业梯次布局

如今,京津冀三地联手已成为常态。来自北京市经信委的消息称,京津冀工业云建设初见成效,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发展成果正加速崛起。未来3年,京津冀大数据试验区将被打造为全国数据交互的重要枢纽。

去年,京津冀三地信息化主管部门在北京签署《京津冀协同制造工业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》《京津冀电子认证战略合作协议》等细项合作协议。来自北京的“工业云”服务平台在京津冀三地共享,为中小企业提供高端工业软件和低廉服务价格。

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去年底正式启动建设,把大数据产业提升至京津冀全局规划的高度。未来5年内,阿里巴巴集团将把北方区域约80%的云计算、大数据业务量放到张北,“中国数坝”正在加速崛起。

大数据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助推。即将设立的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基金首期计划募资100亿元,预计可带动社会投资总规模约400亿元。基金将助推京津冀地区大数据产业链整合发展。在产业发展层面,基金力图引进国内外高端要素,在三地进行梯次布局。

预计到2018年底,大数据将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、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。2020年底,京津冀大数据惠民新体系初步成立,大数据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。

中关村新技术辐射三地企业

中关村的新技术正深刻改造京津冀大地上的传统产业。中关村联合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开展的研究发现,河北和天津在钢铁、水泥、玻璃等6个典型行业对节能环保技术需求比较强烈。但同时,这些行业企业存在信息渠道不畅、缺乏技术服务指导等“痛点”。

中关村管委会工作人员拿着从天津市科委收集到的“技术需求单”,面向中关村节能环保企业开启了技术众筹,针对每一项需求寻找对标企业并多次评估企业的项目实施能力。精挑细选后,11项节能环保合作项目签约,累计投资共计1.4亿元。

天津滨海—中关村科技园自去年11月揭牌以来新增注册企业100余家,中关村科技型企业累计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6032家。从2014年到2016年,三地企业相互投资次数持续增长。

为贯彻落实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(2016-2018年)》,发挥中关村节能环保企业技术优势,推进京津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日前中关村管委会、天津市科委、河北省科技厅联合制订了发挥中关村节能环保技术优势,推进京津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。

由中关村管委会、天津市科委和河北省科技厅联合发布的《发挥中关村节能环保技术优势 推进京津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》中明确,三地将探索联合工作机制,通过承接重大工程和项目落地、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、形成跨区域节能环保项目合作机制、搭建绿色金融服务平台等方式,发挥中关村在节能环保领域的科技创新优势,助推京津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今后,三地将立足京津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一体化,充分发挥中关村节能环保产业的引领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,通过支持搭建智慧环保平台、开展联合技术研发、创新绿色金融等手段,着力在大气污染防治、水处理、固废处置、高效节能、新能源及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和示范应用,推动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

此外,三地还将培育一批领军企业,引导区域节能环保产业链合理布局;探索一系列产业促进的新机制,形成区域合作新模式,并将通过技术协同创新、中关村节能环保产业辐射引领,形成跨区域的节能环保产业链。并探索建立京津冀三地联合推进节能环保产业、促进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升级的机制。


上一篇:渤海新区聚项目优势撬动经济发展
下一篇:京冀产业协作又结硕果,新能源汽车项目竣工
 
首页 公司概况 新闻动态 业务领域 企业党建 信息公开

CopyRight 2007---2021 www.zcxtjt.com Inc All UV Right Reserved
Powered by 中创信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搜扑互联  备案号:京ICP备15066334号-1